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?不靠藥物有效降血壓的5個生活實踐【2025.9.7更新】


你是不是剛被診斷出高血壓,醫生建議你開始吃藥,但你心裡卻很掙扎:「真的非吃藥不可嗎?我還有其他選擇嗎?」這樣的心情,其實很多人都有。不想一輩子依賴藥物、擔心副作用、希望靠自己調整生活習慣來改善健康——這些想法都非常合理。

好消息是,科學研究已經證實,有些人透過運動、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,真的成功把血壓降下來,甚至效果堪比吃一顆降壓藥!這篇文章會分享 5個經科學證實的自然降壓方法,以及一位真實案例,他靠著持續運動與飲食調整,讓血壓恢復正常,最後甚至不再需要吃藥。

不過,每個人的血壓高到什麼程度都不一樣,有些還可以藉由生活型態改善觀察一段時間,有些是高到要立即接受治療的程度。是否能靠生活習慣改善而不吃藥,必須先讓醫師評估後,才能決定。千萬不能自行延後治療。

不吃藥,自然降血壓的5種方法

1. 戒菸:20分鐘內就能讓血壓下降

如果你有抽菸,只要戒菸短短20分鐘,血壓和心跳就會開始下降!這不是都市傳說,而是經過科學研究證實的事實。香菸中的尼古丁會讓血管收縮、心跳加快,是導致高血壓的隱形殺手。不論是完全戒菸,或是逐步減少吸菸量,都能有效幫助血壓下降,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降血壓方法之一。

如果你曾經試著戒菸卻屢戰屢敗,別灰心!搭配戒菸門診、輔助藥物與專業協助,就成功率可以大幅提升。尤其是每天吸超過10支菸的癮君子,單靠意志力戒菸真的太辛苦了!善用國家提供的資源,就幫助你早一步擺脫菸癮喔!我的另一篇文章有分享如何善用這些資源,我想鼓勵所有的癮君子,至少嘗試用一次這些資源,你會發現無論是戒菸或是降低菸量都會輕鬆許多。


 2. 每週150分鐘運動:比吃藥還有效

臨床研究顯示,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(像是快走、游泳、跳舞、騎腳踏車)可以有效改善血壓。規律運動平均可讓收縮壓降低 5~8 mmHg,這個效果幾乎等於一顆降壓藥。每次運動後,身體會產生一種叫做「運動後低血壓效應(post-exercise hypotension, PEH)」,也就是血壓在運動結束後會暫時下降,這種效果通常可以維持約一到兩天。如果兩天以上都沒有運動,這個降壓的效果就會逐漸消失,血壓可能又會回到原本的高點。

因此,持續性規律運動非常關鍵。

如果你從來不運動、不知從何開始,那麼就從每天30分鐘快走開始吧!有做一定比沒做好。如果你平時有胸悶等疑似心血管疾病的症狀,或曾經有過心血管疾病相關診斷(如糖尿病、心肌梗塞病史等),需要先就醫讓醫師評估你現在的狀況可否從事計畫中的運動,醫師評估沒有疑慮後再開始運動,會比較安全。

3. 採用得舒DASH飲食:3週內血壓顯著下降

想靠飲食降血壓?這是可以做到的!DASH飲食(得舒飲食)是目前最被推薦的方法!研究發現,只要持續執行 3 週,血壓就能下降 5–11 mmHg,效果非常明顯。

得舒飲食的重點很簡單:

✅ 多吃蔬果、全穀、豆類
✅ 少吃加工食品和油膩食物
✅ 控制鹽分,每天不超過 2300 毫克(理想是 1500 毫克)

很多人以為「多吃蔬果、全穀、豆類」就是加一點青菜、換個糙米飯就好,但其實 DASH 飲食的份量真的很多,要吃到「滿出來」才夠!以蔬果為例,每天要吃 8~10份,等於每餐至少要有一大碗蔬菜+一份水果才夠。全穀類也要吃到 6~8份,代表白飯要換成糙米、燕麥、地瓜等,而且每餐都要。

(蔬菜1份 = 1碗生菜或半碗熟蔬菜,水果一份=一個拳頭大的水果)

這樣的飲食方式,會讓你的三餐結構大幅改變:

✅ 早餐不再只是麵包+咖啡,而是要加入水果、生菜、堅果、豆漿或低脂牛奶。
✅ 午餐和晚餐要以蔬菜為主角,澱粉選擇全穀類,肉類則選擇瘦肉或豆類蛋白。
✅ 零食也要換成水果、堅果或無糖優格,減少加工食品和高鈉點心。

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吃不完,但只要慢慢調整、習慣後,不但血壓會下降,許多吃得舒飲食的人還覺得整體精神和消化都變好了!

不過,實行得舒飲食,蔬菜和水果的份量會需要非常大,每天跑市場或超市比較不實際。我非常推薦可以善用 家樂福線上購物 這個好幫手,我個人很喜歡線上訂購家樂福的食品,品項超級齊全、價格又透明,新鮮蔬果直接送到家門口,對於上班族的我真的省時又省力。

而且,家樂福這幾年在蔬菜品質的把關上也越來越有目共睹,提供多種經過認證的有機蔬菜選項,像是有機地瓜葉、有機青花菜、有機小黃瓜等,都有清楚標示來源與認證標章,讓人吃得很安心。

(商品價格請以網站為準)

 4. 降低鹽分攝取:比你想像更重要

根據研究顯示,台灣19歲以上成人平均每日鈉攝取量:約3,528毫克(約等於8.8克食鹽)換句話說,台灣人平均攝取的鈉量超標約1.5倍以上!鹽巴中的鈉會讓身體保留水分、增加血容量,導致血壓上升。所以,想要不吃藥自然降血壓,鈉的攝取量一定要控制。

其實,大多人吃進去的鹽不是自己加的,而是來自醬油、泡麵、火腿、罐頭等加工食品,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高血壓患者,覺得自己「吃得不鹹啊」,但仍然無法有效控制血壓的原因。

上一段的得舒飲食也有提到—鈉攝取量要控制在 2300 毫克以下(理想是 1500 毫克),但這個數字聽起來很抽象。

以下是幾個簡單又有效的做法:

✅ 不吃加工食品:火腿、香腸、泡麵、罐頭、醃漬物等都是高鈉地雷
✅ 看營養標示:選購食品時,留意「鈉含量」,每100克超過600毫克就算偏高
✅ 用天然調味取代鹽:多用檸檬汁、香草、蒜頭、洋蔥、辣椒等提味,減少鹽的使用量。
✅ 外食選擇清淡口味:點餐時可主動要求「少鹽」、「醬料分開」,避免湯品喝到底。
✅ 自己煮最安心:掌握食材與調味,是控制鈉攝取最有效的方法。

舉例來說,一碗泡麵的鈉含量可能就超過2000毫克,幾乎佔滿一天的上限!所以,控制鹽分不是只少加鹽,而是整體飲食習慣的調整。

6. 減重:每減1公斤,血壓下降1 mmHg

體重與血壓的關係比你想像的還要密切。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的資料顯示,每減少1公斤體重,平均可降低約1 mmHg的收縮壓。如果你能減掉5~10公斤,血壓就有機會下降5~10 mmHg,效果堪比吃一顆降壓藥。而根據台灣國健署的統計近7成高血壓患者同時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,尤其是中廣型肥胖(腰圍過粗)會增加血管阻力、刺激交感神經,讓血壓更難控制。

一開始先不用定很大的目標,先瘦2公斤就好!降2mmHg,就是很棒的開始。減重也不一定要「變瘦才有效」,只要體脂降低、肌肉增加,血壓就有機會改善。

想要長期有效管理體態,我非常建議使用像 InBody 這類能夠精準分析體脂率、肌肉量與內臟脂肪的體脂機。InBody 能幫助追蹤身體組成的變化,包括體脂肪、肌肉量、體內水分等,而不是只看體重數字。這種方式比單純減重更有意義,因為你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是減掉脂肪還是流失肌肉,進而更有方向地調整飲食與運動策略。

更方便的是,InBody 體脂機可以連結手機 App,每次測量後的數據都會自動同步到 App 中,讓你隨時掌握自己的長期的身體變化趨勢。你可以看到每週、每月的體脂率變化、肌肉量增減,甚至是內臟脂肪等指標的改善幅度。這不僅有助於建立長期健康管理的習慣,也能在你感到瓶頸或動力不足時,透過數據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,重新找回持續前進的動力。

InBody Dial H30NWi 家用型 WIFI 體脂計


一個真實案例:靠生活習慣逆轉高血壓

我曾有一位高血壓的個案,他是位小主管,平時工作繁忙、壓力大、作息不正常、體重超標,健檢發現血壓高達162/100 mmHg,醫師建議他吃藥控制,但他希望先靠生活型態調整看看。接下來的半年,他像變了一個人,非常有決心!幾乎每天規律慢跑、調整飲食,最後成功減重10公斤,把血壓降到不需要用藥的範圍。

還記得,他成功達標之後帶著一台電腦來找我說:「Serena,我瘦了10公斤,你看!這是我每天的血壓紀錄,有運動的時候我的血壓就控制的很好,這一天沒有運動(手指電腦),血壓就比較高。如果運動是我的藥,我願意一直吃下去!」,看著他神采奕奕的笑臉,當下真的替他好高興,也很慶幸自己陪他走過這一段路。

結語:不管用什麼方式,最終還是必須要控制好血壓

不是每個人都能靠生活習慣降壓成功,也不是每一種高血壓都可以不吃藥。不過,如果你願意嘗試,上面這些方法都是有研究證據支持的,且風險低、收穫多,但是生活型態調整也不是沒有期限的。生活型態調整3-6個月後,血壓如果沒有達到理想範圍,還是必須回去找醫師,遵照醫囑用藥。不管用什麼方式,最終還是必須要控制好血壓,積極管理好健康,才能降低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喔!


▶ 想看更多相關文章,歡迎造訪健康新知專區


若您有任何健康上的疑慮或不適症狀,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意見或諮詢合格醫療人員,本文不構成醫療建議,相關說明請見免責聲明本文歡迎社群分享,如需轉載編輯,請與我聯繫,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與原文連結。Serena The Health Coach保留著作權 Copyright © 2024 Serena The Health Coach
Serena The Health Coach

✢ 美國ACE認證健康指導教練、公共衛生碩士、健康講師 ✢熱衷傳遞健康知識,進而幫助大家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